Samiux

CyberSecurity Ninjas 网络空间安全忍者

View on GitHub

脂肪肝成因及预防措施详解

Home Projects Articles Apophthegm About

以下將詳細闡述脂肪肝的各種成因,並特別深入說明碳水化合物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脂肪肝的核心問題:肝臟脂肪代謝失衡

要理解成因,首先要明白肝臟在脂肪代謝中的角色。肝臟是身體的「代謝總指揮」,負責處理與儲存脂肪。正常情況下,肝臟會將少量脂肪儲存為能量備用。但當脂肪進入肝細胞的速度超過肝細胞處理和運出脂肪的速度時,多餘的脂肪就會堆積在肝細胞內,形成脂肪肝。


一、 主要成因:非酒精性脂肪肝

這是最常見的脂肪肝類型,與飲酒無關,主要與代謝問題相關。

1. 碳水化合物與高果糖玉米糖漿的攝取

這是現代飲食中最關鍵的致病因素。

· 作用機制:
· 過量葡萄糖:當攝入過多的米飯、麵食、麵包、糕點等精製碳水化合物後,它們在體內會分解為葡萄糖。過多的葡萄糖會刺激胰島素大量分泌。
· 胰島素與「De Novo Lipogenesis」:高水平的胰島素會啟動肝臟中的「從頭脂肪生成」路徑。這是一個生化過程,意思是肝臟將多餘的碳水化合物(糖分)直接轉化為脂肪(三酸甘油酯)。
· 果糖的獨特危害:來自含糖飲料、果汁、加工食品中的高果糖玉米糖漿或蔗糖(分解後一半是果糖),其代謝路徑更為致命。果糖幾乎只能由肝臟代謝,且繞過了調控糖分轉化為脂肪的關鍵限速步驟。這意味著肝臟會更有效率、更不受控制地將果糖轉化為脂肪,並堆積在肝細胞內。同時,果糖還會促進肝臟發炎和纖維化。
· 簡單總結:過量的碳水化合物(特別是糖和精製澱粉)→ 導致高胰島素和提供大量原料 → 肝臟被迫將糖分轉化成脂肪 → 脂肪堆積在肝臟。

2. 胰島素抵抗

這是脂肪肝形成的核心病理生理基礎,與上述成因密切相關,互為因果。

· 作用機制:
· 身體細胞對胰島素的反應變遲鈍,為了維持血糖正常,胰臟必須分泌更多胰島素,導致「高胰島素血症」。
· 高胰島素會告訴脂肪組織(如皮下脂肪)不要分解脂肪,同時又促進游離脂肪酸進入肝臟。
· 肝臟本身也會出現胰島素抵抗,這干擾了肝臟正常的脂肪代謝功能,使其無法有效將脂肪運出。
· 結果就是:更多脂肪被送進肝臟,但肝臟處理和運出脂肪的能力下降,造成嚴重堆積。

3. 肥胖

約70-90%的肥胖者患有脂肪肝。肥胖,特別是腹部肥胖(內臟脂肪多),本身就是一種強烈的發炎狀態和胰島素抵抗的溫床。腹部脂肪細胞會更活躍地釋放游離脂肪酸到門靜脈,直接進入肝臟,加重肝臟負擔。

4. 血脂異常

血液中的三酸甘油酯過高、高密度脂蛋白(HDL,好的膽固醇)過低,這通常與胰島素抵抗和肥胖並存,反映了全身性的脂肪代謝紊亂,肝臟自然是受災最嚴重的地方。

5. 第二型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的胰島素抵抗非常嚴重,因此他們罹患脂肪肝的風險極高。反過來,嚴重的脂肪肝也會加重糖尿病病情。


二、 另一個主要成因:酒精性脂肪肝

· 作用機制:酒精本身就是一種熱量來源(每克7大卡),但其代謝產物乙醛對肝細胞有直接毒性。
· 酒精代謝會干擾肝臟正常的脂肪酸氧化(燃燒脂肪),迫使肝臟優先處理酒精。
· 這個過程會產生大量的NADH(一種輔酶),改變肝細胞的氧化還原狀態,從而促進脂肪合成,抑制脂肪分解。
· 長期大量飲酒會導致脂肪堆積,並進一步發展為酒精性脂肪肝炎、肝纖維化和肝硬化。


三、 其他重要成因與風險因素

1. 快速減重與營養不良

· 這聽起來矛盾,但極低熱量飲食、不健康的快速減重或胃繞道手術後,身體會突然大量分解周邊脂肪,導致大量游離脂肪酸湧入肝臟,超過其處理能力,從而引發或加重脂肪肝。
· 長期蛋白質營養不良也會導致肝臟無法製造足夠的載脂蛋白來運出脂肪,這在開發中國家也是一個成因。

2. 基因遺傳

· 某些基因變異,如 PNPLA3、TM6SF2 等,會顯著增加個人罹患脂肪肝和進展為嚴重肝病的風險,即使他們的體重或飲酒習慣並不極端。

3. 腸道菌群失衡

· 越來越多的研究指出,「腸-肝軸」扮演重要角色。腸道壞菌過多、腸道通透性增加(腸漏症),會使腸道內的細菌毒素(如內毒素)進入門靜脈,到達肝臟,引發輕微但持續的肝臟發炎,促進脂肪堆積和纖維化。

4. 藥物與毒素

· 某些藥物如類固醇、他莫昔芬、胺碘酮、甲氨蝶呤等,以及環境中的某些工業毒素,可能對肝細胞造成損傷,影響脂肪代謝,導致繼發性脂肪肝。

5. 內分泌疾病

· 例如多囊性卵巢綜合症、甲狀腺功能低下、垂體功能減退等,這些疾病常伴隨胰島素抵抗和新陳代謝緩慢,從而增加脂肪肝風險。

總結

脂肪肝的形成是一個「多打擊」的過程:

  1. 第一擊:通常由營養過剩(特別是高糖、高精製碳水飲食)導致胰島素抵抗和肝臟脂肪合成增加,奠定了脂肪堆積的基礎。
  2. 後續打擊:在脂肪堆積的基礎上,氧化壓力、腸道菌群失調釋放的毒素、肝臟本身的發炎信號等,會進一步攻擊肝臟,導致脂肪性肝炎,最終可能走向肝纖維化、肝硬化甚至肝癌。

因此,預防和治療脂肪肝必須從多面向入手,包括調整飲食結構(減少糖和精製碳水、戒除含糖飲料)、控制體重、規律運動,才能從根本上改善肝臟的健康狀態。

Home Projects Articles Apophthegm About